pc構件制作工藝存在的誤區有哪些?
2019-11-30 16:38:05
許多人都想當然地以為制作pc構件有流水線,流水線意味著技術“高大上”,意味著自動化和智能化,甚至有的用戶把有沒有流水線作為選擇pc構件供貨廠家的前提條件。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。
就目前情況看,品種單一的板式構件、不出筋且表面裝飾不復雜,使用流水線才可以大限度的實現自動化,獲得效率。但這樣的流水線投資非常大。只有在市場需求較大較穩定且勞動力比較貴的情況下,才有經濟上的可行性。
國內目前生產墻板的流水線其實就是流動的模臺,并沒有實現自動化,與固定模臺比沒有技術與質量優勢,生產線也很難做到勻速流動;并不節省勞動力。流水線投資較大,使用范圍卻很窄。梁、柱不能做,轉角板不能做,轉角構件不能做,各種異形構件不能做。日本是pc建筑的大國和強國,也只是不出筋的疊合板用流水線。歐洲也只是側邊不出筋的疊合板、雙面疊合剪力墻板和非剪力墻墻板用自動化流水線。只有在構件標準化、規格化、單一化和數量大的情況下,流水線才能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。就目前看只有不出筋疊合板可以實現高度自動化。但自動化節約的勞動力并不能補償巨大的投資。
筆者認為以目前裝配式建筑主要pc構件的類型看,上全自動生產線效能很低,得不償失。流水線也不是pc化初期的必然選擇,尤其在舉國開展裝配式建筑的形式下,對于一些裝配式市場規模較小的地區,固定模臺是為經濟合理的選擇。